推理口訣:
1、直接在命題前面加“并非”。
正確的找矛盾的方法應該直接在這句話前面加一個“并非”,直接在它前面加一個“并非”,我們也習慣稱之為“非紅”。
2、用真假性找:把所有情況都列舉出來,保證全面且不相交。
聯(lián)言命題和選言命題的矛盾的時候都會利用到一個真值表,這個真值表其實就是通過真假性來找矛盾的。
所謂矛盾命題,是指兩個命題在真假上完全相反,即一真一假,不能同真,不能同假,比如,P的矛盾命題就是非P。
負命題是只否定一個命題,不管被否定的命題的真假,月如所有會發(fā)光的都是金子,那么,它的負命題就是兵會所會有會發(fā)光的金子。矛盾命題指的是同一素材的兩個命題,永遠滿足一真一假的關系。
反對關系和矛盾關系都屬于不相容關系,或叫全異關系,但是二者是有區(qū)別的。矛盾關系是指對立的兩種情況,沒有第三種情況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比如“正義戰(zhàn)爭”和“非正義戰(zhàn)爭”,不是“正義戰(zhàn)爭”一定是“非正義戰(zhàn)爭反對關系是指在對立的兩種情況之外,還存在其他情況,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比如“紅色”和“白色”。不是“紅色”,不一定就是“白色”。
必然P和必然非P是一對矛盾。必然P 和可能非p 不是一對矛盾。由此可以分析,必然P,或者P,或者非P。它們之間不是對立的,并且在命題前項中P已經(jīng)是必然事實,命題后項可能非p 并不是一個被確定的事實。
聯(lián)言命題是由多個簡單命題通過邏輯聯(lián)結(jié)詞(如“且”、“或”、“非”等)組合而成的復合命題。
矛盾命題是指兩個命題在邏輯上完全相反的命題,其中一個命題為真時,另一個命題必定為假。
因此,聯(lián)言命題的矛盾命題是由同樣的簡單命題組成,但是邏輯聯(lián)結(jié)詞的順序或者類型與原命題相反。例如,如果原命題為“今天既不下雨且不刮風”,那么它的矛盾命題為“今天要么下雨要么刮風”。
”A推出B“的矛盾命題就是與自身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A推出B“是充分條件的假言命題,A是前件,B是后件。當A真而B假時,”A推出B“是假的。而“A真而B假”就是A且非B。 命題不是指判斷(陳述)本身,而是指所表達的語義。當相異判斷(陳述)具有相同語義的時候,他們表達相同的命題。在數(shù)學中,一般把判斷某一件事情的陳述句叫做命題。
a→b的等價命題是:非a或b,所以a→b的矛盾命題是–(–a或b),也就是 a且非b
不一樣。
命題的矛盾命題和否定命題并不是等同的,而是等值的,即真假值相同。
矛盾命題
1、原命題為:若a,則b;矛盾命題為:若b,則非a;
2、原命題為:a并且b是;矛盾命題為:a或者b不是;
3、原命題為:有些a是b;矛盾命題為:所有a不是b。
一般的,在數(shù)學中把用語言、符號或式子表達的,可以判斷真假的陳述句叫做命題。對于兩個命題,若其中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jié)論分別是另一個命題的條件的否定和結(jié)論的否定,則這兩個命題互為否命題。如果把其中一個稱為原命題,那么另一個就叫做它的否命題。
命題證明,“非A推B”的矛盾命題是“非A但非B”。
a推出b的邏輯形式是(a→b),其矛盾命題為(a→b)的負命題,即(a→b)為假,其邏輯形式為﹁(a→b),而﹁(a→b)的等值命題為(a∧﹁b),即“a并且非b”。
”A推出B“的矛盾命題就是與自身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A推出B“是充分條件的假言命題,A是前件,B是后件。當A真而B假時,”A推出B“是假的。而“A真而B假”就是A且非B。 命題不是指判斷(陳述)本身,而是指所表達的語義。當相異判斷(陳述)具有相同語義的時候,他們表達相同的命題。在數(shù)學中,一般把判斷某一件事情的陳述句叫做命題。
將其中的符號語言反過來就行,答案就是a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