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
讀音:weiwei
解釋:
1,高峻的樣子。《呂氏春秋.觀世》:“登山者,處已高矣,左右視,尚巍巍焉山在其上。”
2,形容崇高。《后漢書.和熹鄧皇后紀》:“巍巍之業(yè),可聞而不可及;蕩蕩之勛,可頌而不可名。”
巍巍昆侖:高大峻偉的昆侖山
巍巍,高峻的意思。
巍巍乎若泰山:像大山一樣高峻。
這句話出自 《呂氏春秋本味篇》,主要講了俞伯牙和鐘子期成為知音的故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俞伯牙彈琴彈得太好了,激揚澎湃,好像登上巍峨聳立的高山,知音這個詞就是這么來的。
原句: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巍巍昆侖”是一句古代描述山高的詩句,后用來形容山的高峻。“巍巍”一詞本意是“高聳的”“雄偉的”,形容大山高聳入云,景色壯麗,令人驚嘆不已。“巍巍昆侖”中的“昆侖”指的是漢族神話中位于中國西北的神話地方,也即現(xiàn)實中的天山和亞細亞大陸上的喀納斯高原。“巍巍昆侖”的含義就是天山和喀納斯高原的壯觀景象,表達了對自然風光的敬畏之情。
解釋:
1.
高峻的樣子。《呂氏春秋.觀世》:“登山者,處已高矣,左右視,尚巍巍焉山在其上。”
2.
形容崇高。《后漢書.和熹鄧皇后紀》:“巍巍之業(yè),可聞而不可及;蕩蕩之勛,可頌而不可名
意思是:形容顫動搖晃。震顫而動作不準確的樣子;身體因驚恐而顫抖。多用于老年人。
其實一般說成顫顫巍巍。
出處是《紅樓夢》第八三回:“ 賈母扶著小鴉頭,顫顫巍巍站起來,答應道:‘托娘娘洪福,起居尚健。’”
【示例】:一位膽小怕事的老年人顫顫巍巍地擺著雙手。
意思是:崇高偉大;高大壯觀的樣子,形容高大。出自:《論語·泰伯》:“巍巍乎!
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何晏集解:“巍巍,高大之稱。”
明 劉基《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
巍巍:高大壯觀的樣子。
巍巍:
高大壯觀的樣子。見明· 劉基《賣柑者言》:“巍巍乎可畏。”
崇高偉大。《論語·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何晏 集解:“巍巍,高大之稱。”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奉本》:“孔子曰:‘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則之者大也,巍巍乎其有成功也。’”明 方孝孺 《身修思永堂記》:“巍巍高出乎往古而開久大之業(yè)者,皆身修思永之明效,而百王之取法者也。”《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知太宰以巍巍功德,外為吳之干城,內作干之心膂。”清 鄒容 《革命軍·緒論》:“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
形容詞后綴。明 馮惟敏 《雁兒落·題劉伊坡壽域》套曲:“栽培的顫巍巍錦中花,擺列著酷烈烈香醪甕。”
比喻像高山一樣直立地上,不可動搖。出自孫世愷《雄偉的人民大會堂》。
造句:
1、它有如人類智慧的豐碑,巍巍屹立,巋然不動。
2、在經歷所有這些壓力時,他一直頑強屹立,這就是為什么在書寫我們這一代的歷史時他一直巍巍屹立的原因。
3、最后,巍巍屹立的只有用磚建造的房子。
4、今天,一個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巍巍屹立在世界東方。
巍巍獨步就是指:猶如平步青云,一切皆可如愿實現(xiàn)的意思。
獨步 [dú bù]
1、獨自漫步;獨自步行。
2、謂獨一無二;無與倫比。
造句
1. 輪回愁楚,幽冥難醉,獨步無歸路。
2. 中國乒乓球隊憑借其雄厚的整體實力,獨步天下,傲視群雄。
3. 張大千的國畫藝術獨步天下,舉世無雙。
4. 人民文豪魯迅的雜文,深刻尖銳,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獨步一時。
5. 張老先生的畫技可謂獨步當世,無人可及。
6. 論者謂郭熙獨步一時,雖年老落筆益壯,如隨其年貌焉。
有以下近義詞:
雄偉壯麗的中華
宏偉輝煌的中華
崇高偉大的中華
高大莊嚴的中華
壯麗遼闊的中華
雄壯輝煌的中華
高聳入云的中華
壯觀輝煌的中華
雄偉遼闊的中華
宏大莊嚴的中華這些詞語都可以用來形容中國的雄偉、壯麗和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