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比喻隱居或未露頭角的杰出人才,現(xiàn)特指諸葛亮。
臥龍,源自《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稱贊未出茅廬的諸葛亮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語:諸葛玄卒,亮與弟諸葛均躬耕于南陽……所居之地有一岡,名臥龍岡,因自號為‘臥龍先生’,這是“人以地名”。
臥龍崗是南陽市的一個景區(qū),歷史悠久臥龍崗內(nèi)有南陽市獅子樓、古武昌場、文昌閣等古跡名勝,始建于唐朝,是歷史文化名片之一;此外臥龍崗還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曾是歷史上著名的商貿(mào)集散地臥龍崗的歷史不僅僅是一段早期歷史事件的記載,更體現(xiàn)了古代南陽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如今的臥龍崗已成為游客賞景,體驗歷史的重要場所之一
必然是臥龍和鳳雛,這二位在司馬德操的口中是東漢末年兩大頂級杰出人才,先后輔佐劉備,臥龍就是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tǒng)龐士元。司馬德操曾說,臥龍鳳雛得其一者,天下可安也,很可惜這二位的合作時間太短了,龐統(tǒng)死在了助劉備奪西川的落鳳坡中,而諸葛亮鞠躬盡瘁,至死方休。
排球臥龍,可以理解為排球界的高手
蝦仁,現(xiàn)加上奶酪。
用料
蝦4只 米飯120克 面粉30克 胡蘿卜20克 小蝦拌飯料1袋 奶酪30克 蛋清1個
步驟 1
食材的重量,僅代表制作量,不代表寶寶的添加量。
準備食材:蝦4只、米飯120克、面粉30克、胡蘿卜20克、小蝦拌飯料1袋、奶酪30克、蛋清1個
調(diào)味說明:這個餅里面我加了拌飯料和奶酪,對于小寶寶來說,味道足夠了。5歲以上的大寶寶吃的話,還可以再來點鹽調(diào)味。
步驟 2燒一鍋水,先將胡蘿卜煮熟,蝦去除蝦線后也煮熟。
步驟 3胡蘿卜切成小丁。
步驟 4米飯中倒入蛋清和小蝦拌飯料。
步驟 5再倒入面粉和胡蘿卜丁。
步驟 6攪拌均勻。
tips:咱平時燜米飯的水分含量不同,攪拌時候要注意一下,如果米飯比較沾手,可以再來點面粉,如果很干的話,可以稍微來點水濕潤一下。
步驟 7取適量的米飯,在手心壓成餅,放入一個蝦和奶酪。
步驟 8取適量的米飯,在手心壓成餅,放入一個蝦和奶酪。
步驟 9不粘鍋刷油,把米餅放入鍋中。
步驟 10不時的翻翻面 煎熟就可以出鍋了。
步驟 11一口下去就能吃到整只的蝦,太爽了!配上一碗蔬菜湯就能做一餐了。
搭配上一杯牛奶也可以做早餐哦。
三國題材的戰(zhàn)爭策略游戲,其實看游戲名“臥龍”,也就知道三國啦~諸葛亮就是臥龍的嘛!《臥龍吟》上線了好幾年,一直堅持了原味三國的路線,游戲內(nèi)所有的戰(zhàn)役、武將以及背景的設(shè)置都依托于三國背景。
龍生九子,各有迥異,在風水學中的龍主要有九種:
一、舐尾之龍:形勢蟠迎,朝宗顧祖,如舐尾之龍;
二、回龍:回頭之虎,為回龍;
三、出洋龍:形勢特達,發(fā)跡蜿蜒,如出林之獸、過海之船,為出洋龍;
四、降龍:形勢聳秀,峻峭高危,稱降龍;
五、生龍:形勢拱輔,支節(jié)楞層,如蜈蚣槎爪、玉帶瓜藤,為生龍;
六、飛龍:形勢翔集,奮迅悠揚,雁騰鷹舉,兩翼開張,風舞鸞翔,雙翅拱抱,稱飛龍;
七、臥龍:形勢蹲踞,安穩(wěn)停蓄,如虎屯象駐,牛眠犀伏,稱臥龍;
八、騰龍:形勢高遠,峻險特寬,如仰天壺井、盛露金盤,稱騰龍;
九、領(lǐng)群龍:形勢依隨,稠眾環(huán)合,似走鹿驅(qū)羊,游魚飛鴿,稱領(lǐng)群龍。
大致原因有兩個:
1、諸葛亮,曾隱居于南陽臥龍崗上,所以人稱臥龍先生。
2、諸葛亮是當時的軍事天才,他才思敏捷,政治眼光銳利,對問題的認識往往超出常人一籌,因此被人們尊稱為“臥龍先生”,把他比做隱伏在隆中的人中之龍。
3、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fā)明家。以前的人,為了表示對一個人的尊敬或者親切,經(jīng)常是叫他的號或字的。
鞠躬盡瘁、三顧茅廬、七擒七縱、初出茅廬、欲擒故縱一、鞠躬盡瘁白話釋義:恭敬謹慎,勤勤懇懇,盡心竭力,奉獻一切。朝代:三國蜀作者:諸葛亮出處:《后出師表》:“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翻譯:恭敬勤謹,盡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為止。二、三顧茅廬白話釋義: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后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朝代:三國蜀作者:諸葛亮出處:《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翻譯: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見識短淺,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廬里來訪問我三、七擒七縱白話釋義:諸葛亮出兵南方,把當?shù)厍蹰L孟獲捉住了七次,放了七次,孟獲心服,不再來攻。
朝代:晉作者:陳壽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笑,縱使更戰(zhàn),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翻譯:諸葛亮笑了,多次打戰(zhàn),抓了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還要放他走四、初出茅廬白話釋義:比喻剛參加工作,還缺乏經(jīng)驗。
朝代:明作者:羅貫中出處:《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翻譯:直接嚇破曹操的膽子,這是出茅廬以來的第一次功勞五、欲擒故縱白話釋義: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松戒備。比喻為了達到進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松一步。
朝代:清作者:吳趼人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十回:“大人這里還不要就答應他,放出一個欲擒故縱的手段,然后許其成事。
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說諸葛亮早孤,其叔父諸葛玄赴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一職時,帶了他與弟弟諸葛均一同赴任。
后來漢王朝派朱皓接任豫章太守,諸葛玄在離職之后,帶著兩個侄兒前往荊州投靠老朋友劉表,諸葛玄死后,諸葛亮與其弟均“躬耕隴畝”。從三國志里的記載可以看出,諸葛亮曾經(jīng)來過臥龍山,也應該在南昌生活過。南昌紅谷臥龍山是和諸葛亮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