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強制性標準GB 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里有說明:A類為嬰幼兒用品;B類為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C類為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B類則是≤75mg/公斤,B類是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即在穿著或使用時,產品的大部分面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紡織產品,如襯衣、T恤衫、裙子、褲子等;B類產品甲醛含量低于75毫克/千克,pH值與A類產品一樣。
C類為≤300mg/公斤,C類是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即在穿著或使用時,產品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或僅有小部分面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紡織產品,如外套、窗簾、桌布等。C類產品甲醛含量要求低于300毫克/千克,pH值允許在4.0~9.0范圍。
衣服,褲子上的安全等級是根據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異味等劃分的,根據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GB 18401-2010)這個強制標準的規(guī)定,我國的紡織品服裝安全類別等級分為A類、B類和C類,其中A類最好B類次之C類最次,
不同級別也意味著對一些有害物指標的限量完全不同,A級最嚴,如對甲醛的要求,A級的標準是≤20mg/公斤,而B類則是≤75mg/公斤,C類為≤300mg/公斤。
因此,綜合所述,C類比B類差,羽絨服屬于外套,通常適合C類。
衣服吊牌上安全標準上C類是指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標準,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絨服、厚褲子等。 根據最新的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把紡織產品的安全級別分為A類、B類、C類。同時針對不同安全級別的紡織產品,對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異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都做了具體的規(guī)定。
這三類紡織產品都要求無異味,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三者的區(qū)別:
區(qū)別一:定義不同
a類衣服主要指的是嬰幼兒使用的尿布、圍嘴、睡衣、手套、衣服等;而b類則是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如短褲、棉毛衣褲、襯衣、床單等,c類衣服是指安全級別最低的紡織產品。
區(qū)別二:安全度不同
嬰幼兒的皮膚比較稚嫩,很容易受傷,因此他們需要使用安全等級比較高的紡織品。a類就屬于安全等級最高的一類紡織品,相比較來說,b類屬于適中的安全等級。c類衣服不能直接與皮膚接觸,如外套、窗簾、裙子等。
區(qū)別三:適用人群不同
a類衣服的安全等級最高,適用于24個月內的嬰幼兒;而b類衣服更適合成年人,成年人的皮膚比較成熟,不容易因為衣服過敏。
區(qū)別四:甲醛含量標準不同a類衣服的甲醛含量標準不得超過20mg/kg,而b類衣服的甲醛含量標準不得超過75mg/kg,C類甲醛含量小于或等于300mg / kg。因此,最好不要用大人的衣服來包裹嬰幼兒。
抹布安全類別B類好。
B類型是可以直接皮膚類的產品,C類是不可直接皮膚的產品,C類通常都是用在外套類型的服裝,根據我國強制性國家標準GB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對紡織品服裝提出的基本安全技術要求中,第四章產品分類,第一節(jié)有明確規(guī)定。
安全等級是有年紀限制的,A類的兒童服裝通常是給3歲之前的小孩穿的服裝,B類的是給3歲-12歲穿的兒童服裝,C類是給成年人穿的服裝。既然稱孩子為寶寶,那么還是不要直接給孩子穿C類的服裝為佳,當然如果偶爾穿幾次,那也沒關系的,不會有什么影響。
衣服分為ABC類,A類是嬰幼兒穿的服裝,B類是可以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如襯衣褲子,C類屬于不直接接觸皮膚一類的衣服,如棉襖,外套類的。在染色時,會殘留一些甲醛,它比B類的服裝要多一些。如果多次洗滌,這些化學物質會少一些,即使是少一點,也不能直接接觸皮膚。
大衣安全類別C類是可以穿的,并且大衣等外套的安全類別正常情況下都是C類。服裝等紡織品的安全類別也就是甲醛含量一般分為A、B、C三類,A類一般要求是嬰幼兒服裝類必須是A類,B類是指甲醛含量能夠接觸皮膚的安全范圍內使用,C類是指非接觸皮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