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工藝是一種將金屬或其他材料進行形狀變化的方法,它通過機械設備對材料進行精密的切削,從而實現(xiàn)零件的加工。
它包括剪切方法(例如切割,磨削等)和成形方法(例如鍛造,沖壓,拉伸等),兩者都需要使用刀具和相應的機械設備,以實現(xiàn)加工過程。
機械加工工藝就是在流程的基礎上,改變生產(chǎn)對象的形狀、尺寸、相對位置和性質等,使其成為成品或半成品,是每個步驟,每個流程的詳細說明,比如,上面說的,粗加工可能包括毛坯制造,打磨等等,精加工可能分為車,鉗工,銑床,等等,每個步驟就要有詳細的數(shù)據(jù)了,比如粗糙度要達到多少,公差要達到多少
機加工工藝規(guī)程是規(guī)定零件機加工工藝過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藝文件之一,它是在具體的生產(chǎn)條件下,把較為合理的工藝過程和操作方法,按照規(guī)定的形式書寫成工藝文件,經(jīng)審批后用來指導生產(chǎn)。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一般包括以下內容:工件加工的工藝路線、各工序的具體內容及所用的設備和工藝裝備、工件的檢驗項目及檢驗方法、切削用量、時間定額等。
制訂工藝規(guī)程的步驟:
1、計算年生產(chǎn)綱領,確定生產(chǎn)類型。
2、分析零件圖及產(chǎn)品裝配圖,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
3、選擇毛坯。
4、擬訂工藝路線。
5、確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計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確定各工序所用的設備及刀具、夾具、量具和輔助工具。
7、確定切削用量及工時定額。
8、確定各主要工序的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
9、填寫工藝文件。
在制訂工藝規(guī)程的過程中,往往要對前面已初步確定的內容進行調整,以提高經(jīng)濟效益。在執(zhí)行工藝規(guī)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前所未料的情況,如生產(chǎn)條件的變化,新技術、新工藝的引進,新材料、先進設備的應用等,都要求及時對工藝規(guī)程進行修訂和完善。
可以參考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現(xiàn)代制造工藝基礎》和《機械制造工藝學》
公差帶T 實際加工誤差 工藝能力系數(shù)CPCP=T/6&(方根誤差用鉆床IT13~IT11 粗糙度R12.5~0.8 (直徑D
機械加工工藝是通過機床、手工工具等設備對物體進行切削成型、加工加工表面的一種工藝,其基礎包括以下內容:
1. 切削理論:包括刀具幾何、銑削、車削、鉆削等常見切削操作的知識。
2. 工藝規(guī)劃:根據(jù)零件圖紙和要求規(guī)劃出加工工藝流程,選定適當?shù)那邢鞴ぞ吆驮O備。
3. 加工知識:熟悉加工材料的性質、切削力、熱變形、表面質量等,制定合理的工藝參數(shù)。
4. 數(shù)控編程:掌握數(shù)控編程技術,能夠編寫加工程序,指定工藝參數(shù)和刀具路徑。
5. 檢測技術:能夠使用測量工具檢測零件尺寸和形狀,對不合格的零件進行修整。
6. 安全操作:了解機床和設備的安全操作程序,遵守操作規(guī)程,確保安全生產(chǎn)。
1、機械加工工藝是指利用機械加工的方法,按照圖紙的圖樣和尺寸,使毛坯的形狀、尺寸、相對位置和性質成為合格零件的全過程,加工工藝是工藝人員進行加工前所需要做的工作,避免在加工過程中發(fā)生加工失誤,造成經(jīng)濟損失。
2、制定工藝流程步驟:1) 計算年生產(chǎn)綱領,確定生產(chǎn)類型。2) 分析零件圖及產(chǎn)品裝配圖,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3) 選擇毛坯。4) 擬訂工藝路線。5) 確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計算工序尺寸及公差。6) 確定各工序所用的設備及刀具、夾具、量具和輔助工具。7) 確定切削用量及工時定額。8) 確定各主要工序的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9) 填寫工藝文件。機械加工工藝要遵循精基準的選擇原則:1、基準重合原則:應盡可能選擇被加工表面的設計基準作為精基準,這樣可以避免由于基準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誤差。2、統(tǒng)一基準原則:應盡可能選擇用同一組精基準加工工件上盡可能多的表面,以保證各加工表面之間的相對位置精度。
3、互為基準原則:當工件上兩個加工表面之間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較高時,可以采用兩個加工表面互為基準反復加工的方法。
4、自為基準原則:一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勻,常以加工表面自身作為精基準。
1、生產(chǎn)過程,是指從產(chǎn)品投產(chǎn)前一系列生產(chǎn)技術組織工作開始,直到把合格產(chǎn)品生產(chǎn)出來的全部過程。生產(chǎn)過程分為自然過程和勞動過程。
2、工藝過程亦稱“工藝技術過程”。工業(yè)企業(yè)勞動過程的主要組成部分。即工人利用勞動工具,作用于勞動對象,使之成為預期產(chǎn)品的過程。
3、機械加工工藝流程是工件或者零件制造加工的步驟,采用機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變毛坯的形狀、尺寸和表面質量等,使其成為零件的過程稱為機械加工工藝流程。
4、工藝規(guī)程是用文字、圖表和其他載體確定下來,指導產(chǎn)品加工和工人操作的主要工藝文件。它是企業(yè)計劃、組織和控制生產(chǎn)的基本依據(jù),是企業(yè)保證產(chǎn)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的重要保證。擴展資料機械加工計算單價首先可以對關鍵或復雜零件要求對方提供初步的工藝安排,詳細到每個工序,每個工序的耗時。根據(jù)每個工序需要的設備每小時費用可以算出加工成本。 具體設備成本你也可以問供應商要,比如說,普通立加每小時在¥60~80之間(含稅) 銑床、普車等普通設備一般為¥30。在按照比例加上包裝運輸、管理費用、工裝刀具、利潤就是價格了。當然,價格一定程度上會和該零件的年采購量和難易程度有很大關系。
一、性質不同1、機械裝配工藝:按照設計的技術要求實現(xiàn)機械零件或部件的連接,把機械零件或部件組合成機器。
2、機械加工工藝:通過一種機械設備對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進行改變的過程。
二、工藝內容不同1、機械裝配工藝:包括清洗、平衡、刮削、螺紋聯(lián)接、過盈配合聯(lián)接、膠接、校正等。
此外,還可應用其他裝配工藝,如焊接、鉚接、滾邊、壓圈和澆鑄聯(lián)接等,以滿足各種不同產(chǎn)品結構的需要。
2、機械加工工藝:從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產(chǎn)品的全部過程。
對機器生產(chǎn)而言包括原材料的運輸和保存,生產(chǎn)的準備,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熱處理,產(chǎn)品的裝配、及調試,油漆和包裝等內容。三、適用范圍不同1、機械裝配工藝:根據(jù)生產(chǎn)批量改進產(chǎn)品的結構設計,以改善產(chǎn)品的裝配工藝性;應用大功率超聲波清洗技術和裝置有效地清洗大型零件,以提高產(chǎn)品的清潔度;
2、機械加工工藝: 機械裝配是機器制造和修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對機械修理來說,由于提供裝配的零件有利于機械制造時的情況,更使得裝配工作具有特殊性。
裝配工作的好壞對機器的效能、修理的工期、工作的勞力和成本等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生產(chǎn)過程和工藝過程 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過程是指把原材料變?yōu)槌善返娜^程。機械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過程一般包括: 1 .生產(chǎn)與技術的準備 如工藝設計和專用工藝裝備的設計和制造、生產(chǎn)計劃的編制、生產(chǎn)資料的準備等; 2 .毛坯的制造 如鑄造、鍛造、沖壓等; 3 .零件的加工 切削加工、熱處理、表面處理等; 4 .產(chǎn)品的裝配 如總裝、部裝、調試檢驗和油漆等; 5 .生產(chǎn)的服務 如原材料、外購件和工具的供應、運輸、保管等; 在生產(chǎn)過程中改變生產(chǎn)對象的形狀、尺寸、相對位置和性質等,使其成為成品或半成品的過程,稱為工藝過程。如毛坯的制造、機械加工、熱處理、裝配等均為工藝過程。 工藝過程中,若用機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變生產(chǎn)對象的形狀、尺寸和表面質量,使之成為合格零件的工藝過程,稱為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同樣,將加工好的零件裝配成機器使之達到所要求的裝配精度并獲得預定技術性能的工藝過程,稱為裝配工藝過程。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和裝配工藝過程是機械制造工藝學研究的兩項主要內容。
二、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組成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是由一個或若干個順序排列的工序組成的,而工序又可分為若干個安裝、工位、工步和走刀。 ( 一 ) 工序 工序是指一個或一組工人,在一個工作地對一個或同時對幾個工件所連續(xù)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內容。 區(qū)分工序的主要依據(jù),是工作地(或設備)是否變動和完成的那部分工藝內容是否連續(xù)。 圖 3-1 所示的圓盤零件,單件小批生產(chǎn)時其加工工藝過程如表 3-1 所示;成批生產(chǎn)時其加工工藝過程如表 3-2 所示。
圓盤零件單件小批機械加工工藝過程
工序號 | 工序名稱 | 工裝 | 工步 | 工序內容 | 設備 |
1 | 車削 | I | 1234 | (用三爪自定心卡盤夾緊毛坯小端外圓)車大端端面車大端外圓至 Φ 100鉆 Φ 20孔倒角 | 車床 |
II | 567 | (工件調頭,用三爪自定心卡盤夾緊毛坯大端外圓)車小端端面,保證尺寸 35mm車小端外圓至 Φ 48,保證尺寸 20mm倒角 | |||
2 | 鉆削 | I | 12 | (用夾具裝夾工件)依次加工三個 Φ 8孔在夾具中修去孔口的銳邊及毛刺 | 鉆床 |
表 3-2 圓盤零件成批機械加工工藝過程
工序號 | 工序名稱 | 工裝 | 工步 | 工序內容 | 設備 |
1 | 車削 | I | 1234 | (用三爪自定心卡盤夾緊毛坯小端外圓)車大端端面車大端外圓至 Φ 100鉆 Φ 20孔倒角 | 車床 |
2 | 車削 | I | 123 | (以大端面及漲胎心軸)車小端端面,保證尺寸 35mm車小端外圓至 Φ 48,保證尺寸 20mm倒角 | 車床 |
3 | 鉆削 | I | 1 | (鉆床夾具)鉆孔 3 - Φ 8 | 鉆床 |
4 | 鉗 | I | 1 | 修孔口的銳邊及毛刺 |
由表 3-1 可知,該零件的機械加工分車削和鉆削兩道工序。因為兩者的操作工人、機床及加工的連續(xù)性均已發(fā)生了變化。而在車削加工工序中,雖然含有多個加工表面和多種加工方法(如車、鉆等),但其劃分工序的要素未改變,故屬同一工序。而表 3-2 分為四道工序。雖然工序了 1 和工序 2 同為車削,但由于加工連續(xù)性已變化,因此應為兩道工序;同樣工序 4 修孔口銳邊及毛刺,因為使用設備和工作地均已變化,因此也應作為另一道工序。 工序不僅是組成工藝過程的基本單元,也是制訂時間定額,配備工人,安排作業(yè)和進行質量檢驗的基本單元。 (二)工步與走刀 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工序的內容,工序還可以進一步劃分工步。 工步是指加工表面(或裝配時的連接表面)和加工(或裝配)工具不變的情況下所連續(xù)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一個工序可以包括幾個工步,也可以只有一個工步。如表 3-1 中工序 1 。在安裝 Ⅰ中進行車大端面、車外圓、鉆φ 20孔、倒角等加工,由于加工表面和使用刀具的不同,即構成四個工步。 一般來說,構成工步的任一要素(加工表面、刀具及加工連續(xù)性)改變后,即成為另一個工步。但下面指出的情況應視為一個工步:
1 . 對于那些一次裝夾中連續(xù)進行的若干相同的工步應視為一個工步。如圖 3-1零件上三個φ 8孔鉆削。可以作為一個工步。即鉆 3-φ 8。 2 . 為了提高生產(chǎn)率,有時用幾把刀具同時加工幾個表面,此時也應視為一個工步,稱為復合工步。如圖 3-2的加工方案。 在一個工步內,若被加工表面切去的金屬層很厚,需分幾次切削,則每進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一個工步可以包括一次走刀或幾次走刀。 (三)安裝與工位 工件在加工前,在機床或夾具上先占據(jù)一正確位置(定位),然后再夾緊的過程稱為裝夾。工件(或裝配單元)經(jīng)一次裝夾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內容稱為安裝。在一道工序中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安裝。表 3-1中工序 1即有兩個安裝,而工序 2有一個安裝。工件加工中應盡量減少裝夾次數(shù),因為多一次裝夾就多一次裝夾誤差,而且增加了輔助時間。因此生產(chǎn)中常用各種回轉工作臺、回轉夾具或移動夾具等,以便在工件一次裝夾后,可使其處于不同的位置加工。為完成一定的工序內容,一次裝夾工件后,工件(或裝配單元)與夾具或設備的可動部分一起相對刀具或設備固定部分所占據(jù)的每一個位置,稱為工位。 圖 3-3所示為一種利用回轉工作臺在一次裝夾后順序完成裝卸工件、鉆孔、擴孔和鉸孔四個工位加工的實例。 |
1 . 對于那些一次裝夾中連續(xù)進行的若干相同的工步應視為一個工步。如圖 3-1零件上三個φ 8孔鉆削。可以作為一個工步。即鉆 3-φ 8。 2 . 為了提高生產(chǎn)率,有時用幾把刀具同時加工幾個表面,此時也應視為一個工步,稱為復合工步。如圖 3-2的加工方案。 在一個工步內,若被加工表面切去的金屬層很厚,需分幾次切削,則每進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一個工步可以包括一次走刀或幾次走刀。 (三)安裝與工位 工件在加工前,在機床或夾具上先占據(jù)一正確位置(定位),然后再夾緊的過程稱為裝夾。工件(或裝配單元)經(jīng)一次裝夾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內容稱為安裝。在一道工序中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安裝。表 3-1中工序 1即有兩個安裝,而工序 2有一個安裝。工件加工中應盡量減少裝夾次數(shù),因為多一次裝夾就多一次裝夾誤差,而且增加了輔助時間。因此生產(chǎn)中常用各種回轉工作臺、回轉夾具或移動夾具等,以便在工件一次裝夾后,可使其處于不同的位置加工。為完成一定的工序內容,一次裝夾工件后,工件(或裝配單元)與夾具或設備的可動部分一起相對刀具或設備固定部分所占據(jù)的每一個位置,稱為工位。 圖 3-3所示為一種利用回轉工作臺在一次裝夾后順序完成裝卸工件、鉆孔、擴孔和鉸孔四個工位加工的實例。 |
1 . 對于那些一次裝夾中連續(xù)進行的若干相同的工步應視為一個工步。如圖 3-1零件上三個φ 8孔鉆削。可以作為一個工步。即鉆 3-φ 8。 2 . 為了提高生產(chǎn)率,有時用幾把刀具同時加工幾個表面,此時也應視為一個工步,稱為復合工步。如圖 3-2的加工方案。 在一個工步內,若被加工表面切去的金屬層很厚,需分幾次切削,則每進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一個工步可以包括一次走刀或幾次走刀。 (三)安裝與工位 工件在加工前,在機床或夾具上先占據(jù)一正確位置(定位),然后再夾緊的過程稱為裝夾。工件(或裝配單元)經(jīng)一次裝夾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內容稱為安裝。在一道工序中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安裝。表 3-1中工序 1即有兩個安裝,而工序 2有一個安裝。工件加工中應盡量減少裝夾次數(shù),因為多一次裝夾就多一次裝夾誤差,而且增加了輔助時間。因此生產(chǎn)中常用各種回轉工作臺、回轉夾具或移動夾具等,以便在工件一次裝夾后,可使其處于不同的位置加工。為完成一定的工序內容,一次裝夾工件后,工件(或裝配單元)與夾具或設備的可動部分一起相對刀具或設備固定部分所占據(jù)的每一個位置,稱為工位。 圖 3-3所示為一種利用回轉工作臺在一次裝夾后順序完成裝卸工件、鉆孔、擴孔和鉸孔四個工位加工的實例。 |
1 . 對于那些一次裝夾中連續(xù)進行的若干相同的工步應視為一個工步。如圖 3-1零件上三個φ 8孔鉆削。可以作為一個工步。即鉆 3-φ 8。 2 . 為了提高生產(chǎn)率,有時用幾把刀具同時加工幾個表面,此時也應視為一個工步,稱為復合工步。如圖 3-2的加工方案。 在一個工步內,若被加工表面切去的金屬層很厚,需分幾次切削,則每進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一個工步可以包括一次走刀或幾次走刀。 (三)安裝與工位 工件在加工前,在機床或夾具上先占據(jù)一正確位置(定位),然后再夾緊的過程稱為裝夾。工件(或裝配單元)經(jīng)一次裝夾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內容稱為安裝。在一道工序中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安裝。表 3-1中工序 1即有兩個安裝,而工序 2有一個安裝。工件加工中應盡量減少裝夾次數(shù),因為多一次裝夾就多一次裝夾誤差,而且增加了輔助時間。因此生產(chǎn)中常用各種回轉工作臺、回轉夾具或移動夾具等,以便在工件一次裝夾后,可使其處于不同的位置加工。為完成一定的工序內容,一次裝夾工件后,工件(或裝配單元)與夾具或設備的可動部分一起相對刀具或設備固定部分所占據(jù)的每一個位置,稱為工位。 圖 3-3所示為一種利用回轉工作臺在一次裝夾后順序完成裝卸工件、鉆孔、擴孔和鉸孔四個工位加工的實例。 |
1 . 對于那些一次裝夾中連續(xù)進行的若干相同的工步應視為一個工步。如圖 3-1零件上三個φ 8孔鉆削。可以作為一個工步。即鉆 3-φ 8。 2 . 為了提高生產(chǎn)率,有時用幾把刀具同時加工幾個表面,此時也應視為一個工步,稱為復合工步。如圖 3-2的加工方案。 在一個工步內,若被加工表面切去的金屬層很厚,需分幾次切削,則每進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一個工步可以包括一次走刀或幾次走刀。 (三)安裝與工位 工件在加工前,在機床或夾具上先占據(jù)一正確位置(定位),然后再夾緊的過程稱為裝夾。工件(或裝配單元)經(jīng)一次裝夾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內容稱為安裝。在一道工序中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安裝。表 3-1中工序 1即有兩個安裝,而工序 2有一個安裝。工件加工中應盡量減少裝夾次數(shù),因為多一次裝夾就多一次裝夾誤差,而且增加了輔助時間。因此生產(chǎn)中常用各種回轉工作臺、回轉夾具或移動夾具等,以便在工件一次裝夾后,可使其處于不同的位置加工。為完成一定的工序內容,一次裝夾工件后,工件(或裝配單元)與夾具或設備的可動部分一起相對刀具或設備固定部分所占據(jù)的每一個位置,稱為工位。 圖 3-3所示為一種利用回轉工作臺在一次裝夾后順序完成裝卸工件、鉆孔、擴孔和鉸孔四個工位加工的實例。 |
1 . 對于那些一次裝夾中連續(xù)進行的若干相同的工步應視為一個工步。如圖 3-1零件上三個φ 8孔鉆削。可以作為一個工步。即鉆 3-φ 8。 2 . 為了提高生產(chǎn)率,有時用幾把刀具同時加工幾個表面,此時也應視為一個工步,稱為復合工步。如圖 3-2的加工方案。 在一個工步內,若被加工表面切去的金屬層很厚,需分幾次切削,則每進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一個工步可以包括一次走刀或幾次走刀。 (三)安裝與工位 工件在加工前,在機床或夾具上先占據(jù)一正確位置(定位),然后再夾緊的過程稱為裝夾。工件(或裝配單元)經(jīng)一次裝夾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內容稱為安裝。在一道工序中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安裝。表 3-1中工序 1即有兩個安裝,而工序 2有一個安裝。工件加工中應盡量減少裝夾次數(shù),因為多一次裝夾就多一次裝夾誤差,而且增加了輔助時間。因此生產(chǎn)中常用各種回轉工作臺、回轉夾具或移動夾具等,以便在工件一次裝夾后,可使其處于不同的位置加工。為完成一定的工序內容,一次裝夾工件后,工件(或裝配單元)與夾具或設備的可動部分一起相對刀具或設備固定部分所占據(jù)的每一個位置,稱為工位。 圖 3-3所示為一種利用回轉工作臺在一次裝夾后順序完成裝卸工件、鉆孔、擴孔和鉸孔四個工位加工的實例。 |
三、 工件的夾緊 (一)工作夾緊概述 如上所述,工件在加工前需要定位和夾緊。這是兩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關于定位在后面章節(jié)中詳細論述,本節(jié)對工件在機床上或夾具中的夾緊作一概略說明。 夾緊的目的是防止工件在切削力、重力、慣性力等的作用下發(fā)生位移或振動,以免破壞工件的定位。因此正確設計的夾緊機構應滿足下列基本要求: 1 .夾緊應不破壞工件的正確定位; 2 .夾緊裝置應有足夠的剛性; 3 .夾緊時不應破壞工件表面,不應使工件產(chǎn)生超過允許范圍的變形; 4 .能用較小的夾緊力獲得所需的夾緊效果; 5 .工藝性好,在保證生產(chǎn)率的前提下結構應簡單,便于制造、維修和操作。手動夾緊機構應具有自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