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理解詩句是先秦詩經(jīng)《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黍離》
作者:詩經(jīng) 年代:先秦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shí)。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jīng)》之《王風(fēng) 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1.闡述對共同富裕的理解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要求,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shù)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
2.分析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3.結(jié)合實(shí)際,談如何推動共同富裕
1、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卜算子》
2、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古詩十九首》
3、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4、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幾人?——白居易《感逝寄遠(yuǎn)》
5、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增廣昔時賢文》
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洪家兄弟皆英妙,仲氏文章獨(dú)起予。
1、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墨萱圖》
2、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別老母》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fù)我,出入腹我。——《蓼莪》
4、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5、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6、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7、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zhí)溟T東。——杜甫《百憂集行》
8、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guān)心。——王安石《十五》
9、渡遼水,此去咸陽五千里。來時父母知隔生。《渡遼水》
10、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11、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jīng)》
12、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xué),斷機(jī)杼。——《三字經(jīng)》
13、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jīng)》
14、十月胎恩重,三生報(bào)答輕。——《勸孝歌》
15、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yī)投。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無所報(bào),人生更何求!——《送母回鄉(xiāng)》
16、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母別子》
17、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18、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蔣士銓《歲暮到家》
19、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韓愈《誰氏子》
20、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相互理解的詩句:《金縷衣》
唐?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白話文: 不要愛惜榮華富貴,一定要愛惜少年時光。就像那盛開枝頭的鮮花,要及時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時,等到春殘花落之時,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
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屈原
詩經(jīng)]朝夕名詞解釋:
①早晚。
《小雅·雨無正》二章:“邦君諸侯,莫肯朝夕。”鄭《箋》:“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孔《疏》:“國君之諸侯無肯朝夕在公而敬事王者。”②從早到晚。
《小雅·北山》一章:“偕偕士子,朝夕從事。”毛《傳》:“偕偕,強(qiáng)壯貌。士子,有王事者也。朝夕從事,言不得休止。
”孔《疏》:“偕偕然而強(qiáng)壯今為王事之子,以朝繼夕從于王役之事,常不得休止。”《小雅·何草不黃》三章:“哀我征夫,朝夕不暇。”鄭《箋》:“征夫,從役者也。”孔《疏》:“哀我此征行之夫,朝夕常行而不得閑暇。”《商頌·那》一章:“溫恭朝夕,執(zhí)事有恪。”毛《傳》:“恪,敬也。”孔《疏》:“嘉客依禮來助祭,其儀溫溫然而恭敬,早朝向夕在于賓位,其執(zhí)事薦饌則有恭敬。”朱熹《集傳》:“恪,敬也。言恭敬之道,古人所行,不可忘也。”